作者: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5-23 08:57
中國菏澤網消息 (通訊員 劉漢功 樊偉?。┠壳?,東明縣沙窩鎮以“穩糧擴油、提質增效”為筆,在春耕生產、政策落地、科技賦能等維度“精繡細琢”,一幅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徐徐展開。
在沙窩鎮農業辦的數據庫里,棉花種植戶的經緯度坐標、大豆玉米套種的畝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。這種“數字化春耕”模式已成為新常態:8600畝玉米—大豆套種田塊全部建檔立卡,9.5萬畝小麥實現“一噴三防”藥劑智能匹配,連花生輪作試點都插上了“電子身份證”。
“以前靠經驗,現在靠數據,連打藥都能‘點對點’。”東堡城村種植大戶劉茂義感慨道?;蒉r政策落地如何避免“跑冒滴漏”?沙窩鎮打出“透明牌”。良種補貼清冊經村級公示、鎮級核驗后,直接對接財政系統“一鍵直達”,37戶規模種植戶的補貼款較往年提前20天到賬?!笆謾C掃公示欄二維碼,我家該領多少補貼一目了然?!崩钔痛宕迕窭畲媪料蚬P者展示的正是該鎮創新的“惠農碼上查”平臺。當壽光智能溫室的“植物工廠”經驗遇上沙窩鎮的富硒西瓜,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?剛從壽光培訓歸來的農技員趙家輝正帶著團隊試驗“水肥藥一體化”系統,他說,“通過手機App調控,一個大棚每年節水30噸?!倍谛←溞缕贩N觀摩現場,沙窩鎮黨委書記李天更關注昌豐1號的抗倒伏表現,他說:“良種配良法,才是增產‘密碼’。”